山东大学现代传播研究所
  • Back To Homepage
    网站首页
  • INTRODUCTION
    机构简介
  • Cultural Diffusion
    文化传播
  • Canal Activities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Cultural Brigade Complex
    文旅综合体建设
  • Reform Exploration
    改革探索
  • International View
    国际广角
  • Construction
    城乡建设
  • Regional Development
    区域发展
  • Livelihood Society
    民生社会
  • Research Findings
    研究成果

推荐文章

  • 中国城市格局重大转折:海运城市见顶,内陆..
  • 反驳叶檀之“青岛停滞”论
  • 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新型智库揭牌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战略争鸣
战略争鸣

中国经济新周期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到来

文/梁宙

(界面新闻网2017年09月16日)

9月15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海闻在深圳表示,中国这一轮经济周期正在企稳向好,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将达到7%,一个新的周期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到来。

海闻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表演讲时表示,经济周期波动是产业结构调整所致,目前中国经济还处于200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周期。不过,总体来讲,中国这一轮经济周期正在企稳向好。

海闻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以及中等收入时期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际上,每一次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都包括经济的衰退、底谷、复苏以及顶峰。从1978年到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曾出现过3次“底谷”,分别为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和1990年代末。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了6.9%,高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情况现在还很难说,8月份的指标稍微比预期差一点,但是全年经济增速不会再低于6.7%。”海闻预测说。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海闻显得比较乐观。他指出,任何国家的经济一定是波浪形前进的,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或将达到7%,一个新的周期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到来。而未来二十年内,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也不存在问题。

海闻说,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有三个特殊因素。第一,我国还在发展中,仍处于起飞阶段,即使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仍然要比别的国家增长得更快。

第二,中国是转型中的国家,转型本身带来很多方面的改革,可以释放很多的空间。第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的经济发展比小国有更大的动力。

“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将和现在不一样,前面30年我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来10年甚至20年里,主要增长动力来自服务业。”海闻说。

不过,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海闻表示,其中一个挑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前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抵抗力是很强的,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推动。

中国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人才流动,制度好了人才能否适应将至关重要。此外,还有国际冲突,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会引起国际冲突。中国要深化改革,便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最重要的是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12-20 09:25:3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长步入“超级城市”时代  下一篇:“当我们观赏北大、清华高歌猛进的时候,必须回过头来考虑那些非211大学的艰难”

山东大学现代传播研究所 版权所有 2008-2014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1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