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现代传播研究所
  • Back To Homepage
    网站首页
  • INTRODUCTION
    机构简介
  • Cultural Diffusion
    文化传播
  • Canal Activities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Cultural Brigade Complex
    文旅综合体建设
  • Reform Exploration
    改革探索
  • International View
    国际广角
  • Construction
    城乡建设
  • Regional Development
    区域发展
  • Livelihood Society
    民生社会
  • Research Findings
    研究成果

推荐文章

  • 我们出行的美好,终将死于滴滴的垄断与贪婪
  • 根治乱停车,看日本“车库法”如何一步步实..
  • 英国人面临住不起房的危机
  • 北大教授:我们终将与雾霾同归于尽
  • 数字革命将来可导致海量失业和大规模两极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生社会
民生社会

大手笔!投20亿建万个卫生站,村医“镇聘村用“

文/于小渔

(基层医师公社微信2017年04月22日)

广东省将投20亿元新建1万个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村卫生站将逐渐向“公建公办”转变,村医逐渐实现“镇聘村用”!

广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再度出招!18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媒体通气会,通报45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进展及粤东西北地区村卫生站建设项目情况。据介绍,截至17日,要求在“五一”前开工的20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中,有10家已经开工,7家前期手续已启动,3个相对滞后的项目已发函督办,进展正常;除这20家中心卫生院外,另外25家的中心卫生院年底前将全部开工建设。

此外,广东计划在粤东西北地区新建1万个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按每村20万元的建设标准,2017-2019年各级财政共需增加安排20亿元,省财政约按总额的80%对粤东西北地区分类分档补助16亿元。

那么,这些卫生站、卫生院要怎么建设、升级?对村医又有哪些影响?让我们一一来看。

一、新建卫生站将实现产权公有化

目前仍有很多地区的村卫生室是村医个人住宅改建,广东省也不例外,目前广东粤东西北地区17244个行政村中正在开展服务的村卫生站中,完成公建规范化建设的村卫生站比例不到20%,当这部分村医停止执业后,大量新的卫生站空白村将会出现,因此亟需加快推进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

据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冠贤透露,按每村20万元的建设标准,2017年至2019年各级财政共需投入20亿元,省财政约按总额的80%对粤东西北地区分类分档补助16亿元,即每村16万元,不足部分由市、县各承担50%配套资金。实现村卫生站产权公有化,其形式可以属于政府、乡镇卫生院或村委会所有。

二、建设村卫生室、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刘冠贤介绍说,省卫计委根据基层实际,制定了《广东省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新建10000个产权公有、建设标准、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的村卫生站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新建这么多村卫生站,那原有的村卫生站还要不要?对此,刘冠贤回应说:“原则上应为异地新建,房屋面积必须达到80平方米以上,鼓励各地扩大面积。同时对房屋布局、房屋结构和设备配备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三、全省45所中心卫生院实现升级

广东省卫计委已制定了“中心卫生院升级为县级第二(三)人民医院建设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规模要达到200张病床以上,关键设备设施达到县级医院水平,信息化建设达标;开设的科室和人员配置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能够开展的技术达到县级医院基本标准。要在粤东西北人口超过40万的县布局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

四、人员将如何配置?

广东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对村卫生站的配置要求是:一村一站,一医一护。目前,全省全科医生总数19037人,按常住人口10999万人计,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73人,远远低于每万人口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如何保证村卫生站医护人员的配备?刘冠贤说,村卫生站是医疗卫生的网底,多数村医是在村里居住的农民,今后将会着重从线上线下提高村医的服务能力,开发村医注册管理系统,管好人才和财务;

另外,规定5%的城市公立医院的高级医生下县级医院帮扶当地医师提高医技水平,县医院的20个专科都要培养学科带头人,县医院还要特聘人员;镇一级则全力培养全科医生,要定点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回当地服务,比如村里招收一些大专以上的人才,培养为医生回当地服务,一村一卫生站要有1名医生。

五、乡村医生会否“升级”?

工作环境有了保障,我们更关心的是村医的待遇是否会相应发生变化?

对此,省卫计委基层指导处处长赵祖宏介绍,以前完成的公建规范化村卫生站为“公建民办”,去年以来,在“县村镇一体化”的背景下,新建的村卫生站将逐渐向“公建公办”转变,对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逐渐实现“镇聘村用”,全面提升村卫生站的医疗水平,保障乡村医生待遇。

    但目前在村医队伍中,仅有一小部分获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大部分持有的是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村卫生站“共建公办”后,这些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乡村医生是否需要“退出历史舞台”?省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彭刚艺介绍,对于乡村医生的准入,广东实行的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老村医”如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可继续执业,但新进入村卫生站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配备的护士需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让以前的乡村医生规范退出,逐步实现执业助理以上资格的医师来担当乡村医生。”

    广东省这一惠民政策的推行,预示着村卫生站“公建公办”、村医“镇聘村用”已是趋势所向,这意味着村医可享受镇医院员工的待遇!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12-20 10:59:5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条:王福重:北京新医改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下一条:全国最大诊所落地广州 共享医生模式能否打破人才、盈利瓶颈

山东大学现代传播研究所 版权所有 2008-2014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1  www.metinf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