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东旭
(财新网2017年02月24日)
2017-02-24 16:59:57来源: 财新网作者:周东旭责任编辑:张帆
坐地生金、拥地生金、圈地生金是土地改革中时常伴随的乱象。而对于这种现象,农民们无奈地称之为“实施改革,土地先行”。
“最容易出现乱作为和狂热冒进的领域是农村土地改革。”近日, 人民大学国发院发布研究报告《中央一号文件推行过程中需警惕不作为和乱作为》,提醒当前农村改革中应该防范的乱象。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落实多项农村土地改革举措,比如,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等等。
报告称,措施都是好措施,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措施没有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产业,而是做出各种多样的“土地工程”,就与文件精神背道而驰。
提高农村地区生产效率,土地改革和推进规模化经营基本已成共识。但是,报告也提醒,坐地生金、拥地生金、圈地生金是土地改革中时常伴随的乱象。而对于这种现象,农民们无奈地称之为“实施改革,土地先行”。
报告作者、人民大学国发院研究员罗来军曾到农村多地考察,“接待人员在讲解当地的做法时,对中央精神的落实讲得非常精彩,强调其高度替农民着想,并大力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为农民增收增效。但是,对实际的考察发现,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规模经营,都存在着侵害农民权益、谋取私利的问题和嫌疑。这些现象是农村进一步改革需要重视的,防止对中央政策的虚假落实。”